第六十一章 丰罗留学生_鸿胪寺女官
飞牛小说网 > 鸿胪寺女官 > 第六十一章 丰罗留学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十一章 丰罗留学生

  飘天文学

  没过多久,约莫已经进城,薛龄吩咐马车夫改道先去魏府。

  她思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,打算见一见魏清颐。

  怎料到了魏府,却听家仆说,自家大小姐已经两日未归了。

  薛龄觉得奇怪,开口问道:“派人去寻了没有?”

  “大人不必忧心。”那家仆见薛龄一身末等小官打扮,又十分关切自家小姐,只以为是小姐的倾慕者。

  他凑到薛龄身边低低道:“小姐这几日吃住在鸿胪寺客馆,是躲着老爷呢。”

  原来如此,薛龄心中一松。

  魏清颐同她提过,魏勋将军一向最是反对清颐入仕。

  “你这脾气,怕是上任第一日就得罪同僚,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!”

  “还是武官好,偏偏你这般瘦弱又是女子,如何上阵杀敌?”

  这两句话,魏清颐几次绘声绘色地在薛龄面前学过。

  她虽然只匆匆见过魏勋将军几面,但清颐将她父亲的神态语气学到极致,尤其是瞪眼和撇嘴的时候,几乎就是个女版的魏将军!

  林文英前日说起留学生近况时,也提过她的事。

  说是最近魏将军从练兵场上回来,其他子女的功课一概不问,只揪住清颐的婚事不放,说什么都要在出征前把清颐的婚事办咯!

  薛龄看今日天色已经不早,便回府歇息,想着明日赶早处理完要紧公务后,亲自去鸿胪寺寻她一趟。

  翌日,薛龄手中需要负责的公文出乎意料地少。她趁着午饭前到了鸿胪寺,老远就听到了魏清颐和林文英的声音。

  “这诗词对文人极为重要,历代多少大诗人,是科考场中的翘楚。”魏清颐讲到诗词,十分有见地。

  林文英的声音很快响起,将她刚才的话用丰罗语简略地说了,薛龄边走近边听,隐约听他说的是:“诗词重要,是我朝科考科目之一。”

  还好魏清颐听不懂丰罗语,若是她知道自己慷慨激昂的语句,被林文英这样说了出来,她大概会急得揍人。

  略略在厅外坐着等候了片刻,听两人的讲解告一段落,薛龄这才起身入内。

  “您就是薛龄吧?”刚走了两步,便听面前一个身量未足的男孩凑了上来,用带着稚气的丰罗语问道。

  还没等薛龄反应过来,他颇为热情地说:“我是贺兰亭,母亲和妹妹年节时也在长安。”

  薛龄点头与他见礼,与他寒暄了两句。

  贺兰是丰罗的国姓。小年觐见时,丰罗女眷中有一位端庄有礼的王妃,大约便是这位少年的母亲了。

  “我母亲说,姐姐的丰罗语说得极好,果然是这样!”太颇为兴奋,拉着薛龄不肯放。

  “贺兰世子,这位便是小郡主说的长安女译官?”

  “我也听郡主妹妹说了,长安的女子当真厉害!”

  “那个魏先生也是女子,据说她的志向是入长安的秘书省呢!”

  几个丰罗少年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着,越说越不肯放薛龄离开,一个个地眼神中写满了崇拜与好奇。

  丰罗女性地位不高,只有普通布衣女子才外出抛头露面。

  丰罗贵族中,越是身份尊贵的女子,越是提倡不见外男。甚至于,她们除了父亲兄长和丈夫之外,一生再见不到其他任何男子,更别提其他的了。

  虽然丰罗贵族们严格遵照这个习惯生活,但年轻一辈的贵族子弟们却出现了一派“革新”人物。

  在他们眼中,长安女子的潇洒自在才是真正的过生活,这里民风开放,思想自由,十分值得学习。而像薛龄和魏清颐这样能与男子共事的女子,被他们视作最佳的榜样!薛龄哪里知道,自己的大名已经在丰罗贵族圈中如此重要。她此刻正耐心地回答每一位留学生的问题,却没料到这些少年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,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

  ,难怪魏清颐想在秘书省为官的志向,都被他们给问了出来。

  这几个少年再这样问下去,她怕是会将此行因萧礼而来的事说出去!

  “龄儿,可是佩服这帮少爷了吧?”

  魏清颐在边上抱胸站着,一直维持着一副看热闹的姿态。

  薛龄回答完贺兰亭的问题,说了一句稍候,打算叫来其他译语组的人,找个地方跟魏清颐好好聊一聊。

  正四下寻人时,一个少年又开口了:“薛姐姐,若是我们这样的丰罗人想做译语人,可有机会?”

  听到这句,薛龄眼睛大亮。

  她看着少年,用丰罗语认真地说:“以你的年纪学汉语还不晚,若用心学习,根据资质,三五年内便可做简单内容的译语任务。”

  “当真?”贺兰亭和其他几位少年听了,也十分感兴趣。“姐姐是何时开始学习丰罗语的,如何讲得这样流利?若不是您汉语说的这样好,我差点就以为姐姐是丰罗人了!”年纪稍大一些的少年问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,还不忘褒

  奖她一番。薛龄很是受用,学着萧礼的样子,继续缓缓用丰罗语答道:“十岁左右,当年我在定县生活,那里有许多丰罗商贩。开始的时候我只能说一些采买时听大人说起的丰罗语,

  后来我父亲替我请了丰罗的教书先生,十二岁算是正式入门。”

  “林大人,她叽里咕噜说什么呢?也给我解释解释。”魏清颐将躲在里间打算偷懒一阵儿的林文英拽了出来,小声问他。

  林文英有个好处,不仅细心,所译内容还简单准确。

  听了薛龄颇为诚恳地自叙后,他开口,飞快地总结了一遍。

  “不会吧?”

  魏清颐十分不可思议,“她一个官家小姐,如何十岁去街上跟丰罗商贩交谈。林大人听错了吧?”

  为了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,林文英虽然已经口干舌燥,还是继续耐心解释:“当年薛大人一家是被贬官到的定县,据说生活清苦得很,与小商贩们都是亲自打过交道的。”

  “你怎么知道的这些?”魏清颐问。“薛大人如今知道很多丰罗俗语和民谚,甚至许多丰罗底层人民的吃穿习俗她都晓得。我当时以为她是读书读得多,便问她都看了什么书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nxsw.cc。飞牛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